【中国经营经济网】周业安:技术进步下的就业焦虑
发文时间:2018-05-19

我小时候生活的农村靠种田为生,种田需要人力,也需要物力。其中耕牛就是最重要的物资。对过去的农村家庭来说,耕牛是仅次于房子的财产。没有耕牛,田地就很难打理,耕牛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因此,把耕牛看作是一种技术进步并不为过。耕牛是宝贝,需要好好看护。所以,过去农村家庭都会有专人放牛。后来开始了农业机械化,大片的耕地使用拖拉机更划算,拖拉机耕作效率更高,并且还不需要太费人力。于是一些家庭就联合起来共同购置一台小型拖拉机,用于日常田地耕作。有了拖拉机,当然就不需要有专人放牛了。可以说把人力从养牛这个活动中释放了出来,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正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失业。


为何在过去的农村,拖拉机替代耕牛时,家庭并没有认为出现失业?这是因为当原先养牛的劳力被释放出来后,多出的时间可以干别的农活,这就意味着工作发生了转换,或者说工作的替代顺利实现。只要能够做到工作顺利转换,技术进步就不会导致失业。所以,失业的产生并不是技术进步必然的结果。那种把失业与技术进步联系起来的看法有点流于表面了。问题的关键在工作转换,而不是在技术进步。可能会有人质疑说,农活技术含量低,工作转换成本就低。


在工业社会,不同工种的技术含量不同,当劳动分工水平上升时,工人的人力资本会被锁定在某些工作环节上,导致工作转换成本非常高。这是技术进步导致失业的很重要原因。


以前机械厂里都是小车床,干活特别辛苦,但也容易出技术活。做得好的人特牛,做的零部件的质量和数量都要比一般人高很多。开这种小车床不需要太多文化知识,只要肯吃苦,勤加练习,都能提高技术水平。但工人技术水平再高,受制于小车床本身的局限,工作效率还是很有限的。所以,后来这些工厂就慢慢引进了数控机床,从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一个数控机床顶过去好多台小车床,做出的活又快又好,对人工的要求还少。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开小车床了,多余的人面临没事干的难题。和农活不同的是,此时工人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小车床开得好,玩数控机床未必行。机器的智能化水平越高,对工人的知识水平要求就越高,对低人力资本水平的人的需求就越低。这就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失业。


但仔细想想,这种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失业似乎也不是必然的。首先,这不是一个长期的现象。原因在于,当技术进步发生时,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工作,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重新获得更高水平的文化知识,从而可以驾驭新的机器设备。学习能够降低工作转换成本,这是一个长期效应。短期看可能会出现失业,长期看只要存在学习机制,这种失业就会被弱化。其次,技术进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静止的。当技术进步发生时,工厂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在位工人的收入随之提高,对物品和服务的需求就会更多样化,此时,技术进步会产生溢出效应,体现在新的需求和新的工作创造上,从而原先短期失业的工人同样可以转换到新的岗位上,实现再就业。这种新工作机会的创造同样也会弱化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失业问题。


因此,在现实的社会当中,当我们看到技术不断进步时,失业率并没有随之线性地增长,原因就在于学习机制和新工作机会的创造。


当然也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原先工厂的待遇不错,如果工作转换需要离开工厂,就会失去这种待遇,成本收益的考量会增加工作转换的心理成本。这种心理成本不仅包含隐形的福利,还包含体面、氛围、宽松、熟络和认同等。人们习惯于在老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就是因为老环境下心理成本低。新环境需要重新适应,充满不确定性,有确定性偏见的人,就不愿意转换工作。很多时候,这种转换激励的缺乏并非出于懒惰,而是出于心理成本。在看待工作转换这个问题上,我们往往只在意物质的成本,忽略了心理成本,从而低估了工作转换的难度。


前几年阿尔法狗的出现让全球金融市场的从业人员很惊恐。这是因为阿尔法狗足以替代金融市场上的很多岗位,从而至少在短期内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的就业需求下降,产生失业问题。实际上已经有一部分人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失去了工作。问题在于,金融市场上的从业人员都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也不缺乏学习能力,所谓的失业只不过是工作转换所导致的心理成本作祟。原本在华尔街体面工作,拿着不菲的收入,现在可能需要在一个没那么高大上的领域上班,心理上无法接受。对阿尔法狗的抱怨并非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更多地是增加了在位人员的心理成本。


有一个经济学家叫威廉姆森,是诺奖得主,发明了一个词叫“资产专用性”,这个词的意义在于把劳动分工的含义进一步深化了。过去我们讲劳动分工,都是讲专业化的好处与坏处,威廉姆森却说,专业化的好坏是因为资产的专用性导致的。当一个人在某个行业里工作多年,长期从事某一个工作,积累了丰厚的人力资本,这是专业化所带来的高效率的基石。但专用性又会让这些人面临工作转换的风险,一旦这些岗位过时了,想换别的工作,原先积累的人力资本就可能大幅度贬值。资产专用性增加了工作转换的难度。农村里农活之间替代性强,专用性程度低。而大工业劳动分工细致,专业化程度高,资产专用性程度就高。从而在大工业时代,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就会大很多。也许在大工业时代,面对技术进步这一必然趋势的时候,习得多个技能是有必要的。或者说不断通过学习积累通用知识,也许可以有效降低工作转换的成本。

原文链接:http://www.cb.com.cn/ren_wen/2018_0519/123624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