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范志勇:不应过度渲染和解读人民币汇率是否破7
发文时间:2018-11-01

自今年4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呈现趋势性贬值,截至到10月底已经累积贬值约11%。在突破了6.5、6.6等一系列所谓的整数关口位之后,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突破“7”这个整数数字,从而引发了各界的关注。事实上,所谓的一个个整数关口原本只是连续的数字,经过媒体渲染之后成了一个个“神奇的”标志,仿佛汇率在这些数字之边或之下就有天壤之别。


由于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在美国货币正常化和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下,全球各国货币对美元贬值是再确定不过的事情。无论是发达国家货币还是发展中国家货币,相差的只是贬值幅度的差异而已。


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始于今年4月份,我们不妨就以此为起点,看看各国货币兑美元都贬值了多少。首先发达经济体中,日元、欧元和英镑分别对美元贬值5%、6%和7%。在新兴市场国家中,韩元此次兑美元贬值幅度较低,截至10月份也累积贬值6%。人民币、巴西雷亚尔和印度卢比兑美元贬值幅度分别在10%、11%和12%。


人民币虽然加入SDR货币篮子,也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人民币毕竟尚不具备避险资产的属性。当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出现小幅贬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到目前为止,在遭遇了比其他国家更加严峻的贸易摩擦之后,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并未超出合理范围。更不用说,人民币比国际金融市场上“脆弱N国”的货币要稳定许多。


虽然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政府已多次声明不会通过货币贬值政策来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由于我国同时是世界上主要的商品进口国,并且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是符合我国经济长远利益的。因此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下的正常反应而不是人为操纵的结果。


既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已经发生,无论作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其实更加关心的是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及其对个人利益的影响。汇率的短期波动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包括经济周期、宏观政策、国际环境甚至市场情绪等等。而汇率的长期变化趋势则取决于两国经济增长速度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的差异。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快的国家面临着货币长期升值的趋势。


人民币汇率确实面临着短期贬值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得到解决。特朗普政府宣称2019年将继续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美国对伊朗出口石油进行的制裁,以及近期开始以国家安全和竞争力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的制裁都影响到中国宏观经济的短期走势和投资者对未来外汇市场的信心。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美日之间长达30年的贸易摩擦经验来看,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将是长期现象。


另一方面,美联储按照既有节奏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美国货币政策具有根深蒂固的“孤立主义”传统,美国失业率已经降至3.7%的历史极低水平,不会因为总统与联储之间的冲突以及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的不稳定性而对自身政策进行调整。


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已有充分的认识。党和政府也在对相关政策进行积极的调整,帮助企业应对当前不利的局面。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充分考虑到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等现实问题,并对相关的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继续做好六项稳定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等方面都有新的部署和安排。


这表明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已着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避免多重政策效果叠加对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除了宏观政策的调整之外,人民银行也在积极采取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200亿元离岸票据将为推动离岸人民市场发展和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发挥积极作用。


长期来看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国内自身的因素。只要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技术创新,我国经济未来仍将保持稳健增长的长期趋势。人民币汇率近期的变化既不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危机造成的,也不是源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趋势发生逆转,而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情况下出现的正常变化。对于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投资者和消费者可以保持理性严谨的关注而不是过度的渲染和解读。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qq.com/a/20181101/007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