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陈彦斌 、刘希哲: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
发文时间:2018-10-23

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发展态势稳中向好。从GDP增速看,前三季度为6.7%,增速明显高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从就业形势看,2018年前9个月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低于去年同期。1月份-8月份实现的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已达到了99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0%。从企业生产看,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保持平稳,服务业生产指数保持较快增长。从企业效益看,2018年1月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了16.2%,在去年同期21.6%的增速基础上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从经济结构来看,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3.1%,比2017同期高出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也在进一步攀升。不过,从9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有以下五个方面需要密切关注。


01

第一,外需增速虽然超预期,但第四季度难以持续。9月份,中国出口增速显著上升,超出预期。以美元计价和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4.5%和17.0%,比8月份上升了4.7个百分点和9.1个百分点。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9月份出口增速的上升主要与人民币贬值、出口退税政策作用显现以及“出口抢跑”等三方面因素有关。不过,四季度中国出口增速有可能回落。一是,四季度出口增速将受到高基数的影响,2017年11月份和12月份出口(以美元计)增速分别达到11.5%和10.9%,而9月份仅为7.9%。二是,企业的新出口订单已开始减少。9月份制造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显著回落,仅为48.0%,比8月份低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三是,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可能会减弱。2018年9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为52.8,连续3个月呈现放缓态势,年内首次下行至53以下。IMF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中也将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值由3.9%下调至3.7%。四是,随着9月份新一轮关税政策的落地,中美贸易摩擦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将会更为明显。


02

第二,内需增长依旧乏力,消费与投资需求均较为疲软。就消费而言,居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增速双双放缓。商品消费方面,2018年1月份-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速为9.3%,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9月份名义增速虽然有所回升,但实际增速继续下行。而且,2018年以来汽油价格上涨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民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被动”上升,如果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增速将会更低。进一步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食品烟酒饮料类、服装衣帽类与日用品类消费等居民必需品消费增速保持稳定,甚至相比于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下滑比较明显的是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与汽车类等居民非必需品消费。必需品与非必需品消费增速的分化也反映了当前居民较为低迷的消费意愿。服务消费方面,基于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居民消费支出各分项数据测算得到,201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增速仅为7.4%,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9个百分点,触及2012年以来的同期最低点。

就投资而言,2018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低迷,1月份-9月份同比增速仅为5.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5.4%的增速也接近了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低点。剔除价格因素之后,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速已处于零增长附近。需要注意的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各分项中增速最快的是土地购置费用,1月份——8月份该增速达到了66.9%,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贡献率高达43%。但众所周知,土地购置并不产生实际的生产价值,只是所有权的转移,这对经济增长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而土地购置费的激增实际上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存在一定“虚高”。此外,2018年1月份-9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7%,与1月份-8月份持平,没有延续今年以来的回升势头。


03

第三,通胀压力有所增加,但年内通胀风险基本可控。9月份,CPI同比涨幅继续扩大,达到2.5%,涨幅连续四个月呈现扩大态势。但是,目前不必对通胀风险过于担忧。一是,本轮CPI同比涨幅的扩大主要是由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所致。9月份食品价格受天气与中秋节错位等因素的影响同比上涨3.6%,汽油和柴油价格在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下同比涨幅更是高达21.2%和23.5%。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9月份核心CPI涨幅实际上只有1.7%,不仅比8月份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且低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二是,四季度CPI的翘尾因素将逐步减弱,由此在9月份之后CPI同比涨幅很难出现进一步大幅扩大的情况。三是,PPI同比涨幅在持续回落。9月份PPI同比涨幅为3.6%,比8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考虑到之前PPI的上涨主要是由去产能与环保督查等政策性因素叠加所致,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四季度PPI涨幅的回落势头还会延续。综合来看,四季度通胀风险不大,全年CPI涨幅不会超过2.5%。


04

第四,企业效益明显分化,民企生产经营压力较大。2018年以来,虽然企业效益整体表现较好,但内部的分化十分明显,突出表现为国有企业效益状况向好,民企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增大。从企业的利润增速来看,2018年1月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不仅低于整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6.2个百分点,更是低于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速16.7个百分点。从企业的生产成本来看,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依然偏高。2018年1月份-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高达87.3元。相比之下,国有控股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仅为80.7元。从企业亏损面来看,截止到2018年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私营企业的亏损面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3个百分点,而国有控股企业的亏损面则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7个百分点。较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会降低民营企业的活力,从而削弱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05

第五,居民与企业家的信心指数有所回落。从央行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微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期有所减弱。数据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1.1%,比二季度下降4.7个百分点;储户的收入信心指数为52.7%,比二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触及2017年以来的最低值。在经济增速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居民与企业家乐观预期的减弱主要与近几个月人民币较大幅度贬值和股市持续下跌有着密切关系。


总的来看,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将有所加大,需要宏观政策予以积极应对。具体而言,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扩大内需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促进居民消费与提振民间投资。二是,加大财政政策的积极力度,重点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降低当前有所偏高的宏观税负,更有效地应对经济的下行压力。三是,货币政策需要维护流动性的稳定充裕,并且加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疏通,使前期出台的降准等一系列政策操作有效地传导至实体经济。四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从而更好地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五是,加强各类宏观政策的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形成合力。而在美国处于加息周期的背景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偏紧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这一政策组合,保证国内宏观政策的独立性。六是,加强预期管理,引导公众预期保持稳定。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270779973_345245